古劳咏春拳主练对拆法﹐只有习者真心坚持训练三五年才可达到技击时自然灵变。并要在实作训练中不断加强悟性﹐充分明白本拳的理和法。满师后还要与同道友好地切磋﹐从中提高自己的实战能力。本拳虽主张以技胜不以力胜﹐但功底平平﹑劲力一般者在技击实作中其技亦难发挥出来。(人曰﹕一力压十技﹐即这种情况。)相反只重劲力的发放而不重视灵变的技术﹐技击时也不会顺达。(人曰﹕艺高人胆大亦是这个道理。)平时只注重进攻而不顾及防制把力练至超负荷﹐虽有相当威力﹐一旦遇防守型的高手则失去进攻能力。所以作为一种防守型的拳种﹐在练习时一定要先练熟防制手法﹐再练进攻。表面看来古劳咏春拳好似把防制的练习放在第一位﹐其实防制与截击是合一而练的。通过对拆中的攻防训练﹐使劲力贯穿到每一个动作之中﹐练就适应实作技击的灵劲﹐这种灵劲能软能硬﹐出于自然灵变。闻古劳咏春拳前辈说﹕梁赞宗师学得咏春拳后﹐随父在外经商﹐每天早晨在客栈中练拳。当时有一女子在旁暗观之﹐高呼﹕“好拳”﹐并对梁赞说﹕“你的拳虽练得好﹐但马步欠佳。”续一跃跳上八仙饭桌﹐两只小脚(古时女子包脚)分别踏在两个小茶杯上﹐命梁赞攻之。梁不服而多次向其发起进攻﹐均被女子巧妙闪开而被击放之。梁宗师心服口服拜倒请教。从此宗师把原来咏春拳的步法改为现古劳咏春的侧身马和三角进退马以及“还回腰”﹐这样技击时能攻能守﹐打人如走路﹐灵活多变。所以古劳前辈十分重视本拳马步﹑身形的训练。

在古劳乡梁赞宗师把原来的“六点半棍”的精华部分缩为“三点半棍”加入“猴子棍”法和“美女撑舟”棍法﹐使棍法按照本拳紧逼﹑贴身快打的宗旨运用(马步身形合一)。又把“八斩刀”法用于双铁棍上(又曰﹕铁筷子)﹐技法融于本拳之中。(主要是方便日常应敌)梁赞宗师还把班中跌打医术传与古劳弟子(吾师赵赴继亦有本门的跌打秘笈)﹐故古劳前辈都懂跌打医术。

古劳咏春拳从对拆训练到技击实作都是以双人对练。这种对抗性的训练除练就本门灵变的实作技法外﹐免不了还经常挨打受放。前辈认为活桩比打“死桩”好﹐故本门无木人桩的训练。我在二十多年的研究中发现﹐本门的拳理拳法和宗旨与内家拳中的太极﹑八卦﹑形意﹑大成拳十分相似﹐只不过是训练的方法有所不同。在实作中使我认识到﹕在拳术对垒中﹐有二种不同的打法﹐即不接近距离﹐不主张粘迫和防守的先发制人的打法﹐技击中拳脚并用﹐快速有力并预先想好动作组合进攻。这种打法在掌握本门控制能力后以“你打你的﹐我打我的”﹑制打合一方法直取则可。重点是﹐对方微动即至﹐迎面而转我顺人背﹐佔位制迫发整体力。力弱者可侧身入偏门﹐避其锐气顺其来势发﹑放。而另一种则是内家拳中的迫身进攻﹐粘﹑随﹑击﹑放的打法。这种打法其控制防守能力十分强﹐能自然还原。本门只有具备深厚的功力才能不输。所以古劳咏春拳十分重视对拆黏手训练的灵变和功力。故之语拳重黏手。对拆主要针对后者而练的。而对付前者只要在本拳散手动作中揪出一个或数个适合自己用的手法﹐从中练至极端再结合本门的步﹑身法和制点﹐则可应付之。十多年来在我接触的几位咏春派“高手”中﹐平时只重套路练习和技击动手的打法﹐却无黏手中的自由对拆训练﹐不达灵变﹐但亦懂落点迫制﹐只能把套路练习中的劲力运用到散手进攻中﹐遇前者对手往往轻而取胜﹐自以为是﹐无奈与本人切技﹐虽其年龄比我年轻﹐体力比我强却受制﹐无法施展。此为学技不全﹑不精之故。

本拳是在具备各种对拆训练的内劲条件下﹐以散手动作发劲。发力有寸劲﹑撑劲和弹劲三种。寸劲﹑弹劲都要与撑劲合一而发。被击者似穿心透背而被放出(这种劲李小龙在截拳道中已重点提及﹐是他悟性过人而创的)而本门自梁赞传下来就有。三种发力可以通过意念加实作而成。又可以有机地配合打纸打蜡烛等而练﹐练时一松一紧﹐意气达于手﹐做到内气能留能放﹐绵绵不断。发力时﹐以鼻呼吸﹐气沉丹田﹐呼气发力﹐全身始终保持荡荡不息之内气。本门训练时间较长﹐无三﹑五﹑七年不得其法。